长短经
作者:
赵蕤
《长短经(反经)》是唐代学者赵蕤所著的国学经典,旨在探讨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书中引用孔子的思想,强调技艺与德行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变化对礼法的影响。赵蕤指出,因应时代的特色,治理理念与法律应有所差异,以应对社会的弊端。通过分析历史上的不同治国策略,书籍反映了忠诚与权力的复杂关系,提出了针对时政的深刻见解,是对传统思想的重要阐释与延续。其内容推动了对历史与道德的反思,是国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目录
序
赵蕤《长短经》原序
卷一·文上
大体第一
任长第二
品目第三
量才第四
知人第五
察相第六
论士第七
政体第八
卷二·文中
君德第九
臣行第十
德表十一
理乱第十二
卷三·文下
反经第十三
是非第十四
变第十五
正论第十六
卷四·霸纪上
霸图第十七
卷五·霸纪中
七雄略第十八
卷六·霸纪下
三国权第十九
卷七·权议
惧诫第二十
时宜第二十一
卷八·杂说
钓情第二十二
诡信第二十三
忠疑第二十四
用无用第二十五
恩生怨第二十六
诡顺第二十七
难必第二十八
运命第二十九
大私第三十
败功第三十一
昏智第三十二
卑政第三十三
善亡第三十四
诡俗第三十五
息辩第三十六
量过第三十七
势运第三十八
傲礼第三十九
定名第四十
卷九·兵权
兵权·序
出军第一
练士第二
结营第三
道德第四
禁令第五
教战第六
天时第七
地形第八
水火第九
五间第十
将体第十一
料敌第十二
势略第十三
攻心第十四
伐交第十五
格形第十六
蛇势第十七
先胜第十八
围师第十九
变通第二十
利害第二十一
奇正第二十二
掩发第二十三
还师第二十四
赵蕤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传习录
王守仁
《传习录》是明代大儒王守仁的哲学著作,由他的学生们整理而成,是儒家经典之一。这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其讲学语录,中卷收录了七封信,下卷包含部分语录和《朱子晚年定论》。王守仁以心学理论享誉于东亚,其学说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该书中的语录探讨了如何实践和传承儒家思想,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和研究资料。同时,《传习录》也引发了众多学者的评注和研究,推动了对阳明心学的深入理解。
孔子集语
孔子
《孔子集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智慧的结晶,汇集了他对人生、社会、道德及教育的深刻见解。这部经典著作通过简练的言辞,表达了孔子倡导的仁爱、礼仪和中庸等核心思想。书中不仅包含了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更强调了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集语》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文本,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倫理的重要资料。它的智慧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真理和美德,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命通会
万明英
《三命通会》是明朝进士万民英撰写的一部重要命理著作,共十二卷,备受瞩目,成为传统命学的经典。该书在清朝《四库全书》中被高度评价,称其为自明以来星命学的总汇,几乎家家必备。书中总结了八字推命八百年的发展,去芜存菁,将推命学推向巅峰。它不仅阐述了子平法的精髓与吉凶之理,还使八字推命知识更广泛地传播,成为命算类书籍中的瑰宝。
随园食单
袁枚
《随园食单》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重要食谱,首次系统论述了南北菜肴及烹饪技术。这本书成书于1792年,涵盖了从14世纪到18世纪流行的326种菜肴,并分为14个部分,涉及海鲜、杂菜、点心等。袁枚强调原材料选择及烹饪技巧的重要性,提出色香味美的原则,并视烹饪为一门系统工程。他还将传统道德观融入饮食文化,设立戒单以指导饮食行为,是研究清朝饮食风貌的重要文献。
三国志平话
佚名
《三国志平话》是以三国历史为背景的话本,起源于宋朝,后在元朝由不知名作者整理成书。该作品承载着三国时期的故事,推动了相关文化的发展。元代诗人王沂在其诗作《虎牢关》中提及“三分书”,指的正是《三国志平话》。现今,存有多种插画版本,如《三分事略》和《全相三国志平话》。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三国演义》也是从《三国志平话》汲取灵感创作而成,体现了这部经典作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