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

作者:陈仲琳
《封神演义》又称《封神榜》,是明代作家陈仲琳创作的经典神魔小说,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书中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为背景,融入丰富的道教元素和鲜明角色,如姜子牙和哪吒。全书共一百回,展现了仙人们的斗智斗勇,构筑了周朝与殷商的史诗对抗。该作影响深远,衍生出众多评书、电视剧等,最早版本珍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体现了其文献价值和文化遗产。

目录

第一回 纣王女娲宫进香第二回 赏州侯苏护反商第三回 姬昌解围进妲己第四回 恩州驿狐狸死妲己第五回 云中子进剑除妖第六回 纣王无道造炮烙第七回 费仲计废姜皇后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第九回 商容九间殿死节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第十一回 里城囚西伯侯第十二回 陈塘关哪吒出世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矶第十四回 哪吒现莲花化身第十五回 昆仑山子牙下山第十六回 子牙火烧琵琶精第十七回 苏坦己置造虿盆第十八回 子牙谏主隐溪第十九回 伯邑考进贡赎罪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费尤第二十一回 文王夸官逃五关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梦飞熊兆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第二十五回 苏坦己请妖赴宴第二十六回 坦己设计害比干第二十七回 太师回兵陈十策第二十八回 西伯兵伐崇侯虎第二十九回 斩侯虎文王托孤第三十回 周纪激反武成王第三十一回 闻太师驱兵追袭第三十二回 黄天化潼关会父第三十三回 黄飞虎泗水大战第三十四回 飞虎归周见子牙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第三十六回 张桂芳奉诏西征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仑第三十八回 四圣西岐会子牙第三十九回 姜子牙冰冻岐山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灵公第四十一回 闻太师兵伐西岐第四十二回 黄花山收邓辛张陶第四十三回 闻大师西岐大战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仑山第四十五回 燃灯议破十绝阵第四十六回 广成子破金光阵第四十七回 公明辅佐闻太师第四十八回 陆压献计射公明第四十九回 武王失陷红沙阵第五十回 叁姑计摆天河阵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营破闻仲第五十二回 绝龙岭闻仲归天第五十三回 邓九公奉敕西征第五十四回 土行孙立功显耀第五十五回 土行孙归服西岐第五十六回 子牙设计收九公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苏护伐西岐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吕岳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将第六十回 马元下山助段洪第六十一回 太极图殷洪绝命第六十二回 张山李锦伐西岐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说反殷郊第六十四回 罗宣火焚西岐城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锄第六十六回 洪锦西岐城大战第六十七回 姜子牙金台拜将第六十八回 首阳山夷齐阻兵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鸡岭第七十回 准提道人收孔宣第七十一回 姜子牙三路分兵第七十二回 广成子三谒碧游第七十三回 青龙关飞虎折兵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将显神通第七十五回 土行孙盗骑陷身第七十六回 郑伦捉将取汜水关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爇化三清第七十八回 三教会破诛仙阵第七十九回 穿云关四将被擒第八十回 杨任大破瘟癀阵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关遇痘神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会万仙阵第八十三回 三大士收伏狮象□犼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临潼关第八十五回 邓芮二侯归周主第八十六回 渑池县五岳归天第八十七回 土行孙夫妻阵亡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鱼跳龙舟第八十九回 纣王敲骨剖孕妇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郁垒第九十一回 蟠龙岭烧邬文化第九十二回 杨戬哪吒收七怪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游魂关第九十四回 文焕怒斩殷破败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纣王十罪第九十六回 子牙发柬擒妲第九十七回 摘星楼纣王自焚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财第九十九回 姜子牙归国封神第一百回 周天子分封列国

陈仲琳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国语
左丘明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及春秋时期多个诸侯国的历史。该书以国为单位,主要包括贵族之间的朝聘、宴飨、辩说等对话,且时序从周穆王时期延续至智伯被灭。传统上,《国语》被认为是左丘明所作,但至今仍存在作者争议,许多学者认为其为后人根据历史材料整理编纂的作品。全书共21卷,内容涵盖政治、军事及外交活动,文学上也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佛本行集经
阇那崛多
《佛本行集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佛陀的本愿及其行迹。书中详细描述了佛陀为救度众生所展现的种种慈悲和智慧,体现了大乘思想的核心理念。经文包含了佛陀的生平事迹、教诲以及对信徒的教导,强调了信仰、善行与智慧的重要性。读者通过本经不仅可以了解佛陀的教义,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与追求解脱的道路,是探索佛教哲学和修行的重要参考。
绿野仙踪
李百川
《绿野仙踪》是清朝乾隆年间李百川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融合了神魔、世情和历史元素,展现了卓越的文学成就。故事围绕明朝落第士子冷于冰,因看透官场腐败选择遁入玄门,最终在火龙真人的指导下获得超凡能力,周游天下,解救众生,并帮助铲除奸相严嵩。作品揭露了官场黑暗与社会不公,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化人物重整社会的期望。《绿野仙踪》以其细致的情节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虽于同治年间被禁毁,仍流传甚广。
般泥洹经
不载译人
《般泥洹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主要阐述了佛陀临近涅槃时的教导与智慧。经中探讨了生命的无常、法的空性,以及众生的解脱之道。通过佛陀与弟子的对话,强调无我、慈悲和智慧的重要性,旨在引导修行者超越世俗烦恼,领悟真实的自我。该经不仅是信仰的指南,也是哲学和伦理思考的重要文本,深刻影响了后世佛教思想的发展。对于寻求内心宁静与真理的修行者而言,《般泥洹经》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启示。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
不空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是一部经典的佛教文学作品,围绕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展开。文殊师利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萨,象征着智慧与觉悟,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哲理,传达了追求智慧的重要性和觉悟之道。书中汇聚了诸多佛教故事与教义,旨在引导信众思考人生的真谛,修身齐家,弘扬正义与慈悲。《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不仅具有宗教价值,更为读者提供了哲学启发,促进心灵成长,值得广泛阅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