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正义
上一章

卷十 说命上第十二

高宗梦得说,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梦得贤相,其名曰说。○说,本又作兑,音悦,注及下篇同。相,息亮反。下同。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求之於野,得之於傅岩之谿。作《说命》三篇。命说为相,使摄政。

[疏]“高宗”至“三篇”○正义曰:殷之贤王有高宗者,梦得贤相,其名曰“说”。群臣之内既无其人,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之於野外,得之于傅氏之岩,遂命以为相。史叙其事,作《说命》三篇。○传“盘庚”至“曰说”○正义曰:《世本》云:“盘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是武丁为“盘庚弟小乙子”也。《丧服四制》云:“高宗者,武叮武丁者,殷之贤王也。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中而高之,故谓之高宗。”是“德高可尊,故号高宗”也。经云“爰立作相”,王呼之曰“说”,知其“名曰说”。○传“使百”至“之谿”○正义曰:以“工”为官,见其求者众多,故举“百官”言之。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於外野。皇甫谧云“使百工写其形象”,则谓“工”为工巧之人,与孔异也。《释水》云:“水注川曰谿。”李巡曰:“水出於山,入於川曰谿。”然则“谿”是水流之处,“岩”是山崖之名。序称“得诸傅岩”,传云“得之於傅岩之谿”,以“岩”是总名,故序言之耳。○传“命说”至“摄政”○正义曰:经称“爰立作相”,是命为相也。“惟说命总百官”,是“使摄位”也。

说命始求得而命之。

[疏]“说命”○正义曰:此三篇上篇言梦说,始求得而命之;中篇说既总百官,戒王为政;下篇王欲师说而学,说报王为学之有益,王又厉说以伊尹之功。相对以成章,史分序以为三篇也。

王宅忧,亮阴三祀。阴,默也。居忧,信默三年不言。○亮,本又作谅,如字,又力章反。

[疏]“王宅忧,亮阴三祀”○正义曰:言王居父忧,信任冢宰,默而不言已三年矣。三年不言,自是常事,史录此句於首者,谓既免丧事,可以言而犹不言,故述此以发端也。○传“阴默”至“不言”○正义曰:“阴”者,幽暗之义,“默”亦暗义,故为默也。《易》称“君子之道,或默或语”,则“默”者,不言之谓也。《无逸》传云“乃有信默,三年不言”,有此“信默”,则“信”谓信任冢宰也。

既免丧,其惟弗言,除丧,犹不言政。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晢实作则。知事则为明智,明智则能制作法则。○哲,本又作喆。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天下待令,百官仰法。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禀,受。令亦命也。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用臣下怪之,故作诰。类,善也。我正四方,恐德不善,此故不言。○诰,故报反。台音怡。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梦天与我辅弼良佐,将代我言政教。○赉,力代反,徐音来。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以四方旁求之於民间。○俾,必尔反。说筑傅岩之野,惟肖。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肖,似。似所梦之形。○肖音笑。虢,寡白反。坏音怪。供音恭。

[疏]传“傅氏”至“之形”○正义曰:传以“傅”为氏,此岩以“傅”为名,明岩傍有姓傅之民,故云“傅氏之岩”也。《尸子》云:“傅岩在北海之洲。”传言“虞虢之界”,孔必有所案据而言之也。《史记·殷本纪》云:“是时说为胥靡,筑於傅险。”晋灼《汉书音义》云:“胥,相也。靡,随也。古者相随坐轻刑之名。”言於时筑傅险,则以杵筑地,傅说贤人,必身不犯罪,言其说为胥靡,当是时代胥靡也。传云:“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殷本纪》又云,武丁得说,“举以为相,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郑云:“得诸傅岩,高宗因以傅命说为氏。”案序直言“梦得说”,不言“傅”,或如马郑之言。如高宗始命为傅氏,不知旧何氏也。皇甫谧云:“高宗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且云:‘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武丁悟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明以梦视百官,百官皆非也。乃使百工写其形象,求诸天下,果见筑者胥靡衣褐带索,执役于虞虢之间、傅岩之野,名说。以其得之傅岩,谓之傅说。”案谧言初梦即云“姓傅名说”,又言“得之傅岩,谓之傅说”,其言自不相副,谧惟见此书傅,会为近世之语,其言非实事也。

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於是礼命立以为相,使在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言当纳谏诲直辞,以辅我德。○朝,张遥反。若金,用汝作砺。铁须砺以成利器。○砺,力世反。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渡大水待舟楫。○楫音接,徐音集。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霖,三日雨。霖以救旱。

[疏]传“霖,三日雨”○正义曰:隐九年《左传》云:“凡雨自三日已往为霖。”

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开汝心,以沃我心。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

[疏]“启乃”至“弗瘳”○正义曰: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其沃我心,须切至,若服药不使人瞑眩愤乱,则其疾不得瘳愈。言药毒乃得除病,言切乃得去惑也。○传“开汝”至“自警”○正义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方言》云:“凡饮药而毒东齐海岱间或谓之瞑,或谓之眩。”郭璞云:“瞑眩亦通语也。”然则药之攻病,先使人瞑眩愤乱,病乃得瘳。传言“瞑眩极”者,言闷极药乃行也。《楚语》称卫武公作懿以自警,“懿”即《大雅·抑》诗也。切言出於傅说,据王以为自警也。

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跣必视地,足乃无害。言欲使为已视听。○跣,先典反,徐七显反。为,于伪反。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与汝并官,皆当倡率,无不同心以匡正汝君。○辟,必亦反。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言匡正汝君,使循先王之道,蹈成汤之踪,以安天下。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敬我是命,修其职,使有终。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言木以绳直,君以谏明。后克圣,臣不命其承,君能受谏,则臣不待命,其承意而谏之。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言王如此,谁敢不敬顺王之美命而谏者乎?

尚书正义
孔颖达
卷一 尚书序卷二 尧典第一卷三 舜典第二卷四 大禹谟第三卷四 皋陶谟第四卷五 益稷第五卷六 禹贡第一卷七 甘誓第二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卷七 胤征第四卷八 汤誓第一卷八 仲虺之诰第二卷八 汤诰第三卷八 伊训第四卷八 太甲上第五卷八 太甲中第六卷八 太甲下第七卷八 咸有一德第八卷九 盘庚上第九卷九 盘庚中第十卷九 盘庚下第十一卷十 说命上第十二卷十 说命中第十三卷十 说命下第十四卷十 高宗肜日第十五卷十 西伯戡黎第十六卷十 微子第十七卷十一 泰誓上第一卷十一 泰誓中第二卷十一 泰誓下第三卷十一 牧誓第四卷十一 武成第五卷十二 洪范第六卷十三 旅獒第七卷十三 金縢第八卷十三 大诰第九卷十三 微子之命第十卷十四 康诰第十一卷十四 酒诰第十二卷十四 梓材第十三卷十五 召诰第十四卷十五 洛诰第十五卷十六 多士第十六卷十六 无逸第十七卷十六 君奭第十八卷十七 蔡仲之命第十九卷十七 多方第二十卷十七 立政第二十一卷十八 周官第二十二卷十八 君陈第二十三卷十八 顾命第二十四卷十九 康王之诰第二十五卷十九 衰毕命第二十六卷十九 君牙第二十七卷十九 冏命第二十八卷十九 吕刑第二十九卷二十 文侯之命第三十卷二十 费誓第三十一卷二十 秦誓第三十二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