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崔国辅体四首

作者:韩偓

淡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

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

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欲明天更寒,东风打窗雨。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

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

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

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

赏析

这一组小诗题作“效崔国辅体”,在《香奁集》里别具一格。崔国辅,盛唐诗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曾官许昌县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郎中,天宝中坐事贬竟陵郡司马。他以擅长写五言绝句著称,《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半数以上是五绝。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云:“专工五言小诗自崔国辅始,篇篇有乐府遗意。”乔亿《剑溪说诗》也说:“五言绝句,工古体者自工,谢朓、何逊尚矣,唐之李白、王维、韦应物可证也。唯崔国辅自齐梁乐府中来,不当以此论列。”可见唐代五言绝句的来源有二:

一是汉魏古诗,一是南朝乐府。崔国辅的五绝正是从乐府诗中《子夜歌》、《读曲歌》等一脉相传下来的,多写儿女情思,风格自然清新而又宛转多彩,柔情可歌,形成了独特的诗体。

韩偓的这几首仿作,以唐人诗中习见的“闺怨”为主题,而写来特别富于诗情画意。第一首写春夜庭院的情景。淡淡的月色映照庭中,海棠花悄然凋落,春天又该过去了。女主人公孤零零地伫立窗口、俯视着屋前的台阶,也许是希望着有人归来吧,可阶石上一片空荡荡,不见人迹,只有风儿摆弄着院子里的秋千索,不时传来一阵叮咚声响。整个画面是那么幽静寂聊,末了一个镜头以动衬静,更增强了诗篇的清冷气氛;而闺中人的幽怨心理,也就在这气氛的烘托下显现出来了。

第二首的场景转入黎明前的室内。主人公已经睡下了。或许是担虑夜晚失眠吧,睡觉前特地喝了一点酒,酒力滋生了睡意,终于朦朦胧胧地进入梦乡。可是睡得并不安稳,不多久又被依稀传来的街鼓声惊醒了。这时已到了天将破晓的时分,身上感受到黎明前的寒意,耳中倾听着东风吹雨敲打窗棂的声音。和前一首略有不同的是,本篇不注重于画面物象的组合,而更多着力于人的主观感受的渲染,从各种感觉心理的描写中,传达出人物的索寞与凄楚的情怀。

第三首则一跃而到了秋日午后。刚下过一阵秋雨,院子里长满碧苔,经霜的红叶散落在楼前,这一片彩色缤纷的图景却透露出某种荒废的气息。主人公依然面对空无人迹的石阶,凝望着西斜的日影渐渐爬上阶来。这悠悠不绝的愁绪可怎样排遣呀!只有庭中鹦鹉学人言语,仿佛在替人分承忧思。因为是写白天的景物,图象比较明晰,色彩也很鲜丽,但仍然无损于诗篇婉曲凄清的情味。尤其“闲阶上斜日”一个细节,把闺中人那种长久期待而又渺茫空虚的心理,反映得何等出神入化。

最后一首又转移至深夜闺中,时令大约在暮春。

由于下了一夜的雨,暮春的寒气透过帘幕传入室内,而我们的主人公却独倚绣窗无法成眠。她想的是:南湖上的采莲船该被夜晚的雨水打湿了吧。我们知道,南朝乐府民歌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是喜欢使用谐音双关语来喻指爱情。“采莲”的形象在乐府民歌中经常出现,如《读曲歌》里的一首:“种莲长江边,藉生黄蘖浦。必得莲子时,流离经辛苦”,就是借有关莲藕的双关隐语(“莲”谐音“怜”,爱的意思;“藕”谐音“偶”,成双配对的意思)来表达爱情的获得需经过曲折辛苦的磨砺。因此,韩偓诗中的“采莲”,也应该是爱情的象征。女主人公想象采莲船的遭遇,也就是影射自己的爱情经历。在耿耿不寐的长夜里,回想自己的爱情生活,该有多少话要倾说?而诗人却借用了乐府诗的传统手法,把复杂的思想感情融铸在雨湿采莲船这一单纯的形象中,读来别有一种简古深永的韵味。

韩偓的其他作品

新上头
韩偓
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八月六日作四首
韩偓
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火帝动炉销剑戟,风师吹雨洗乾坤。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丹笔不知谁定罪,莫留遗迹怨神孙。金虎挻灾不复论,构成狂猘犯车尘。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黄旗紫气今仍旧,免使老臣攀画轮。簪裾皆是汉公卿,尽作锋铓剑血醒。显负旧恩归乱主,难教新国用轻刑。穴中狡兔终须尽,井上婴儿岂自宁。底事亦疑惩未了,更应书罪在泉扃。坐看包藏负国恩,无才不得预经纶。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威凤鬼应遮矢射,灵犀天与隔埃尘。堤防瓜李能终始,免愧于心负此身。
偶题
韩偓
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五更
韩偓
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入洞房。怀里不知金钿落,暗中唯觉绣鞋香。此时欲别魂俱断,自后相逢眼更狂。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
夜船
韩偓
野云低迷烟苍苍,平波挥目如凝霜。月明船上帘幕卷,露重岸头花木香。村远夜深无火烛,江寒坐久换衣裳。诚知不觉天将曙,几簇青山雁一行。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再次前韵代梅答
汤悦
托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枝条虽已故,情分不曾移。莫向阶前老,还同镜里衰。更应怜堕叶,残吹挂虫丝。
新涧亭
白居易
烟萝初合涧新开,闲上西亭日几回。老病归山应未得,且移泉石就身来。
木芙蓉三首
黄滔
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却假青腰女剪成,绿罗囊绽彩霞呈。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裛稍无香。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
杂体联锦
韦庄
携手重携手,夹江金线柳。江上柳能长,行人恋尊酒。尊酒意何深,为郎歌玉簪。玉簪声断续,钿轴鸣双毂。双毂去何方,隔江春树绿。树绿酒旗高,泪痕沾绣袍。袍缝紫鹅湿,重持金错刀。错刀何灿烂,使我肠千断。肠断欲何言,帘动真珠繁。真珠缀秋露,秋露沾金盘。金盘湛琼液,仙子无归迹。无迹又无言,海烟空寂寂。寂寂古城道,马嘶芳岸草。岸草接长堤,长堤人解携。解携忽已久,缅邈空回首。回首隔天河,恨唱莲塘歌。莲塘在何许,日暮西山雨。
阮郎归·(端五)
佚名
及妆时结薄衫儿。蒙金艾虎儿。画罗领抹襭裙儿。盆莲小景儿。香袋子,搐钱儿。胸前一对儿。绣帘妆罢出来时。问人宜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