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作者:
魏收
《魏书》是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纪传体史书,由史官魏收编写。全书共130卷,内容涵盖帝纪、朝代列传和志三大部分,详细记录了北魏的历史、人物和制度变迁。尽管因其偏见和不实而被称为“秽史”,但仍保存了大量重要史料,是研究北魏历史的关键文献。书中首次系统地记载了佛道两教的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简史的重要来源。经过历代补丛与整理,其今本为中华书局所修订,备受重视。
目录
帝纪
帝纪第一 序纪
帝纪第二 太祖纪
帝纪第三 太宗纪
帝纪第四 世祖纪
帝纪第五 高宗纪
帝纪第六 显祖纪
帝纪第七 高祖纪
帝纪第八 世宗纪
帝纪第九 肃宗纪
帝纪第十 孝庄纪
帝纪第十一 前废帝广陵王后废帝安定王 出帝平阳王
帝纪第十二 孝静纪
列传
列传第一 皇后列传
列传第二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列传第三 昭成子孙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列传第五 明元六王
列传第六 太武五王
列传第七 景穆十二王
列传第八 文成五王
列传第九 献文六王
列传第十 孝文五王
列传第十一 卫操 莫含 刘库仁
列传第十二 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
列传第十三 长孙嵩 长孙道生
列传第十四 长孙肥 尉古真
列传第十五 穆崇
列传第十六 和跋 奚牧 莫题 庾业延 贺狄干 李栗 刘洁 古弼 张黎
列传第十七 奚斤 叔孙建
列传第十八 王建 安同 楼伏连 丘堆 娥清 刘尼 奚眷 车伊洛 宿石 来大千周几 豆代田 周观 闾大肥 尉拨 陆真 吕洛拔
列传第十九 于栗磾
列传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
列传第二十一 宋隐 王宪 屈遵 张蒲 谷浑 公孙表 张济 李先 贾彝 薛提
列传第二十二 王洛兒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 万安国
列传第二十三 崔浩
列传第二十四 李顺
列传第二十五 司马休之 司马楚之 司马景之 司马叔璠 司马天助
列传第二十六 刁雍 王慧龙 韩延之 袁式
列传第二十七 李宝
列传第二十八 陆俟
列传第二十九 源贺
列传第三十 薛辩 寇赞 郦范 韩秀 尧暄
列传第三十一 严棱 毛修之 唐和 刘休宾 房法寿
列传第三十二 罗结 伊馛 乙瑰 和其奴 苟颓 薛野 者 宇文福 费于 孟威
列传第三十三 韦阆 杜铨 裴骏 辛绍先 柳崇
列传第三十四 窦瑾 许彦 李欣
列传第三十五 卢玄
列传第三十六 高允
列传第三十七 李灵崔鉴
列传第三十八 尉元 慕容白曜
列传第三十九 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
列传第四十 赵逸 胡方回 胡叟 宋繇 张湛 宗钦 段承根 阚骃 刘昞 赵柔 索敞 阴仲达
列传第四十一 李孝伯 李冲
列传第四十二 游雅 高闾
列传第四十三 游明根 刘芳
列传第四十四 郑羲 崔辩
列传第四十五 高祐 崔挺
列传第四十六 杨播
列传第四十七 刘昶 萧宝夤 萧正表
列传第四十八 韩麒麟 程骏
列传第四十九 薛安都 毕众敬 沈文秀 张谠 田益宗 孟表
列传第五十 李彪 高道悦
列传第五十一 王肃 宋弁
列传第五十二 郭祚 张彝
列传第五十三 邢峦 李平
列传第五十四 李崇 崔亮
列传第五十五 崔光
列传第五十六 甄琛 高聪
列传第五十七 崔休 裴延俊 袁翻
列传第五十八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李神
列传第五十九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李苗
列传第六十 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
列传第六十一 奚康生 杨大眼 崔延伯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
列传第六十三 尔朱兆 尔朱彦伯 尔朱度律 尔朱天光
列传第六十四 卢同 张烈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
列传第六十六 孙绍 张普惠
列传第六十七 成淹 范绍 刘桃符 刘道斌 董绍 冯元兴 鹿悆 张熠
列传第六十八 朱瑞 叱列延庆 斛斯椿 贾显度 樊子鹄 贺拔胜 侯莫陈悦 侯渊
列传第六十九 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
列传第七十 李琰之 祖莹 常景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 贺讷 刘罗辰 姚黄眉 杜超 贺迷 闾毗 冯熙 李峻 李惠 高肇 于劲 胡国珍 李延实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恆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孙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冲 卢景裕 李同轨 李业兴
列传文苑第七十三 袁跃 裴敬宪 卢观 封肃 邢臧 裴伯茂 邢昕 温子升
列传孝感第七十四 赵琰 长孙虑 乞伏保 孙益德 董洛生 杨引 阎元明 吴悉达 王续生 李显达 张升 仓跋 王崇 郭文恭
列传节义第七十五 于什门 段进 石文德 汲固 王玄威 娄提 刘渴侯 朱长生 于提马八龙 门文爱 晁清 刘侯仁 石祖兴 邵洪哲 王荣世 胡小虎 孙道登 李几 张安祖 王闾
列传良吏第七十六 张恂 鹿生 张应 宋世景 路邕 阎庆胤 明亮 杜纂 裴佗 窦瑗羊敦 苏淑
列传酷吏第七十七 于洛侯 胡泥 李洪之 高遵张赦提 羊祉 崔暹 郦道元 谷楷
列传逸士第七十八 眭夸 冯亮 李谧 郑修
列传术艺第七十九 晁崇 张渊 殷绍 王早 耿玄 刘灵助 江式 周澹 李修 徐謇 王显 崔彧 蒋少游
列传列女第八十 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兕先氏 姚氏妇杨氏 张洪初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氏 卢元礼妻李氏 河东孝女姚氏 刁思遵妻鲁氏
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王叡 王仲兴 寇猛 赵修 茹皓 赵邕 侯刚 郑俨 徐纥
列传阉官第八十二 宗爱 仇洛齐 段霸 王琚 赵黑 孙小 张宗之 剧鹏 张祐 抱嶷王遇 苻承祖 王质 李坚 田秦松 白整 刘腾 贾粲 杨范 成轨 王温 孟鸾 平季 封津 刘思逸
列传第八十三 匈奴刘聪 羯胡石勒 铁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临渭氐苻健 羌姚苌
列传第八十四 僭晋司马叡 賨李雄
列传第八十五 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
列传第八十六 岛夷萧道成 岛夷萧衍
列传第八十七 私署凉州牧张实 鲜卑乞伏国仁 鲜卑秃发乌孤 私署凉王李暠 卢水胡沮渠蒙逊
列传第八十八 高句丽 百济 勿吉 失韦 豆莫娄 地豆于 库莫奚 契丹 乌洛侯
列传第八十九 氐 吐谷浑 宕昌 高昌 邓至 蛮 獠
列传第九十 西域
列传第九十一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
列传第九十二 自序
志
志第一 天象一之一
志第二 天象一之二
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
志第四 天象一之四
志第五 地形二上
志第六 地形二中
志第七 地形二下
志第八 律历三上
志第九 律历三下
志第十 礼四之一
志第十一 礼四之二
志第十二 礼四之三
志第十三 礼四之四
志第十四 乐五
志第十五 食货六
志第十六 刑罚七
志第十七 灵征八上
志第十八 灵征八下
志第十九 官氏九
志第二十 释老十
魏收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金史
脱脱
《金史》是元朝脱脱等编撰的金代历史,分为135卷,内容涵盖从女真人兴起至金朝兴衰的各个方面。该书由本纪、志、表、列传四大部分构成,详细记载了金朝历史、政治、文化等,较为全面且系统。编纂始于元世祖时期,汇集了丰富的史料,力求真实反映历史。虽然存在一些史实错误和逻辑矛盾,但《金史》在三史中被认为成书最为精良,成为金代研究的重要文献。清代施国祁对此进行了详细校勘,是现今学习金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持心梵天所问经
法护
《持心梵天所问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主要记录了梵天与佛陀之间的对话。这部经文探讨了心的本质、修行的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解脱。书中深入剖析了人们内心的烦恼与执着,提供了实践智慧的指引,强调正念与慈悲的重要性。通过梵天的提问与佛陀的解答,读者能够获得对人生真谛的启示,发展内在的智慧与觉悟。《持心梵天所问经》不仅是修行者的必读之作,也为广泛的读者提供了心灵指引与启迪。
五美缘全传
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清代白话长篇小说,揭示了书生冯旭与五位美女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作者寄生氏,生平不详,著作还有《争春园》。该书自1822年成书,原名《五美再生缘》等。小说通过冯旭的经历,展现了他在磨难中追寻爱情的坚韧与执着,最终娶得五位美人,成就“五美缘”。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细腻的人物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成为清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
儿女英雄传
文康
《儿女英雄传》是清代作家文康创作的经典小说,描绘了安学海父子在官场的经历,揭示了腐败与黑暗。小说中的侠女十三妹,勇敢智勇双全,帮助落难贵族公子安骥,成为经典女性英雄。然而,随着情节发展,她逐渐变成循规蹈矩的贵妇,展示了封建对女性的压迫与限制,促使读者思考自由与束缚的关系。这是中国小说史上首部融合侠义与言情的作品,共40回。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二刻拍案惊奇》是明代作家凌蒙初的短篇小说集,初版于1632年,包含40个独立故事。该集受“三言”影响,与《初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二拍”,反映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市民思想,倡导传统道德,展现人文关怀。其积极主流价值观受到肯定,并在当时广受欢迎,为后续文学发展奠定基础。后来的抱瓮老人精选其中佳作编成《今古奇观》,同样受欢迎。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明代文学和市民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