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专著,作者刘勰在南北朝时期完成。全书分上下两编,共50篇,涵盖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多个方面。它基于孔子美学思想,融合道家与佛教哲学,全面总结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书中强调反对浮华文风,主张实用性的文学创作,同时精准探讨创作过程与批评价值。《文心雕龙》不仅是理论巨著,也是对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与注释。

目录

卷一 原道卷二 征圣卷三 宗经卷四 正纬卷五 辨骚卷六 明诗卷七 乐府卷八 诠赋卷九 颂赞卷十 祝盟卷十一 铭箴卷十二 诔碑卷十三 哀吊卷十四 杂文卷十五 谐讔卷十六 史传卷十七 诸子卷十八 论说卷十九 诏策卷二十 檄移卷二十一 封禅卷二十二 章表卷二十三 奏启卷二十四 议对卷二十五 书记卷二十六 神思卷二十七 体性卷二十八 风骨卷二十九 通变卷三十 定势卷三十一 情采卷三十二 熔裁卷三十三 声律卷三十四 章句卷三十五 丽辞卷三十六 比兴卷三十七 夸饰卷三十八 事类卷三十九 练字卷四十 隐秀卷四十一 指瑕卷四十二 养气卷四十三 附会卷四十四 总术卷四十五 时序卷四十六 物色卷四十七 才略卷四十八 知音卷四十九 程器卷五十 序志

刘勰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孔子集语
孔子
《孔子集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智慧的结晶,汇集了他对人生、社会、道德及教育的深刻见解。这部经典著作通过简练的言辞,表达了孔子倡导的仁爱、礼仪和中庸等核心思想。书中不仅包含了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更强调了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集语》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文本,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倫理的重要资料。它的智慧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真理和美德,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老子河上公章句
河上公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对道家经典《道德经》的深入解读,作者河上公通过其独特的注释和解释,揭示了老子哲学的深邃内涵和智慧。书中不仅探讨了道、德、人、自然等核心思想,还结合现实生活,提供了实践指导。河上公的阐释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易懂,使古老的智慧得以现代化重现。这部作品不仅是学习道家思想的重要参考,更为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生、修身齐家的启示,是哲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雍正剑侠图
常杰淼
《雍正剑侠图》,又称《童林传》,是由清末民初评书艺人常杰淼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短打评书。书中以八卦掌祖师董海川为原型,通过描述江湖绿林故事和真实武术,展示了丰富的老北京民俗与风土人情。全书共570多位剑侠登场,情节紧凑,充满武林争斗与宝藏探险。常杰淼的作品广受欢迎,曾与多位评书艺人共同演绎并传播,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后因被列为“坏书”而传承遭遇困境。近年来,该书在整理和出版方面有所恢复,吸引了新的听众。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重要历史演义小说,经过蔡元放的评点与修订。以古白话文写成,描绘了西周宣王至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五百多年历史,涵盖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兴衰,揭示统治者的腐朽与残暴,赞颂齐桓公、管仲等开明君主的贡献。作品以史实为依据,强调真实性,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经过蔡元放的修订,该书成为流传广泛的经典之作,推动了其影响力。
清平山堂话本
洪楩
《清平山堂话本》是清代文学家冯梦龙创作的一部重要话本小说,成书于明末清初。该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善恶的复杂性。书中通过多个短篇故事,融入了历史、民俗和谚语等元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是研究明清小说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当时社会风貌与人情百态的生动载体。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瑰宝,《清平山堂话本》至今仍被广泛阅读与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