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

作者:冯梦龙
《醒世恒言》是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于1627年编纂的重要白话小说集,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并称“三言”。该集包含40个涵盖官员腐败、市民生活、爱情等题材的短篇故事,部分根植于民间传说和历史。作品语言流畅,情节曲折,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市民情感。尽管有封建道德观的因素,其鲜明的生活气息和人性描绘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经典,对后世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目录

第一卷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第二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第三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第四卷 灌园叟晚逢仙女第五卷大树坡义虎送亲第六卷 小水湾天狐诒书第七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第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第九卷 陈多寿生死夫妻第十卷 刘小官雌雄兄弟第十一卷 苏小妹三难新郎第十二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第十三卷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第十四卷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第十五卷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第十六卷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第十七卷 张孝基陈留认舅第十八卷 施润泽滩阙遇友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第二十卷 张廷秀逃生救父第二十一卷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第二十二卷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纵欲亡身第二十四卷 隋炀帝逸游召谴第二十五卷 独孤生归途闹梦第二十六卷 薛录事鱼服证仙第二十七卷 李玉英狱中讼冤第二十八卷 吴衙内邻舟赴约第二十九卷 卢太学诗酒傲公侯第三十卷 李汧公穷邸遇侠客第三十一卷 郑节使立功神臂弓第三十二卷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第三十三卷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第三十四卷 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第三十五卷 徐老仆义愤成家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报仇第三十七卷 杜子春三入长安第三十八卷 李道人独步云门第三十九卷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冯梦龙的其他作品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重要历史演义小说,经过蔡元放的评点与修订。以古白话文写成,描绘了西周宣王至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五百多年历史,涵盖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兴衰,揭示统治者的腐朽与残暴,赞颂齐桓公、管仲等开明君主的贡献。作品以史实为依据,强调真实性,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经过蔡元放的修订,该书成为流传广泛的经典之作,推动了其影响力。
警世通言
冯梦龙
《警世通言》是明末作家冯梦龙于1624年编纂的白话小说集,作为“三言”之一,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齐名。全书40卷,独立短篇,内容来源于宋元话本,展现丰富的爱情故事与人性。经典篇章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玉堂春落难逢夫》,生动描绘人物,深刻探讨主题,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明代社会风貌。多种版本丰富了阅读体验,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喻世明言
冯梦龙
《喻世明言》是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于1621年编纂的白话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该书共40卷,每卷为一个短篇故事,涵盖爱情、婚姻、友情及政治等题材,讽刺封建官僚,赞扬正直官吏,展现市井百姓生活,真实再现宋元明社会风貌。作品基于现实生活,兼具古代传奇与明代创新,体现文学多样性与时代深度,成为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查看全部

猜你喜欢

般舟三昧经
支娄迦谶
《般舟三昧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以其深邃的智慧和祥和的教义著称。经文主要讲述了一种通过坐禅和念佛达到内心宁静与觉悟的修行方法。它强调“般舟三昧”的重要性,即在修行过程中,心灵如舟,乘风破浪,最终抵达彼岸。经中描述了菩萨与信徒之间的交流,传达了慈悲与智慧的结合,帮助修行者在迷雾中找到修行的方向。《般舟三昧经》不仅是信仰的指南,更是修行者心灵的慰藉,启迪我们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孙子兵法
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实践的重要著作,作者春秋时期的孙武,书中论述战争策略和军事原则,历经2500年仍被视为经典。全书约6000字,共13篇,以“孙子曰”开篇,内容涵盖战前准备、军队布署及敌情研究等,逻辑严谨,文字简练,具备深邃的军事思想。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军事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全球军事史产生深远影响,多次被翻译,引发广泛研究与讨论。
宝星陀罗尼经
波罗颇蜜多罗
《宝星陀罗尼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的智慧文献。其内容主要围绕陀罗尼的秘密法门,强调咒语的威力和修持的重要性。经文中描述了宝星菩萨的形象与功德,并揭示了通过修持陀罗尼法可以获得智慧、消除灾难、增进福报等种种利益。此经不仅适合信众诵读与修行,也是学者研究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料。它传递了慈悲与智慧的理念,启迪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
施护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大迦叶和诸菩萨之间的智慧问答。书中探讨了法的本质、菩萨的修行及其在世俗生活中的应用。大迦叶作为佛陀的亲传弟子,以其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修行经验,引导信士了解真正的法义。内容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也启迪人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思考与实践。通过研读此经,读者将能领悟到慈悲、智慧与解脱的真谛,为修行提供宝贵的指导。
清史稿
赵尔巽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辛亥革命后编纂的清朝历史正史,历时十余年,由赵尔巽主编,并参与约100位学者。1928年出版时,该书已成为未定本,因其对清朝的赞美与对辛亥革命的贬低而成为禁书。《清史稿》资料丰富,尽管因清朝遗老的立场引发争议,仍被学者视作“二十五史”之一。与此同时,国共内战后,台湾政府也编修了《新清史》,并在2002年引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清史》的新编纂计划。此书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