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帝元年(前202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汉书》为己任,经过二十余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汉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随从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东观藏书阁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历时四十多年。汉书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目录 |
写作动机
班彪鉴于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止于武帝太初时间,太初以后便阙而不录。后扬雄、刘歆等虽为缀续,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班彪乃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后传”(列传)六十五篇。同时班固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
班固亦有歌颂汉朝功德之意。《汉书叙传》中,班固曾述其撰书之旨谓:“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知班固撰《汉书》以颂汉朝之功德。
内容体例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记载,上起刘邦被封为汉王元年(西元前206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西元23年),以西汉一朝为主,同时亦囊括了四年楚汉之争,十五年王莽改制,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全书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至唐代颜师古以《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汉书》中所载汉武帝以前之纪、传,多用《史记》旧文,武帝以后之史事,则为新撰。汉书虽沿用史记旧文,却补充了大量新的资料,并非完全抄袭。如纪,大量增补了当时的诏令等文献,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纪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帝至平帝的编年大事记。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及《平帝纪》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中的人物如项羽等,改置入传中;又由东汉不承认王莽之政权,故将王莽置于传中,贬于传末。
表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之沿革。前六篇的记载包括汉初同姓诸侯之《诸侯王表》,异姓诸王之《异姓诸侯王表》,高祖至成帝之《功臣年表》等,藉记录统治阶层来达到尊汉的目的。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其中《古今人表》一门,班固把历史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之官制。
志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治革。由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书”为“志”。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并《史记》的“礼书”、“乐书”为“礼乐志”,“律书”、“历书”为“律历志”;改“天官书”为“天文志”,“封禅书”为“郊祀志”,“河渠书”为“沟洫志”,“平准书”为“食货志”。又新增刑法、五行、艺文、地理四志。其中如《地理志》详述战国、秦、汉之领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势风俗及高门大族与帝王之奢靡等。《五行志》集有关五行灾异之说而编成。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量的自然史资料。《天文志》则保存上古至哀帝元寿年间大量有关星运、日月蚀等天文资料。《刑法志》则概述上古至汉之刑法及点出文、景用刑之重,更指出武帝进用酷吏而导致之恶果。《食货志》则详述上古至汉代之经济发展。《沟洫志》则言上古至汉之水利工程,并言治河之策。各志内容多贯通古今,而不专叙假述西汉一代事迹。
传
至于《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公卿将相为列传,亦以时代之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标题。《汉书》列传于文学之士的传中,多载其人有关学术、政治的文字,如《贾谊传》载《治安策》;《公孙弘传》载《贤良策》等,此皆《史记》没有收录的。而列传中的类传有《儒林》、《循吏》、《游侠》、《酷吏》等,此外又新增《外戚列传》、《皇后列传》、《宗室列传》,此亦为《史记》所没有的。在四裔方面,有《匈奴》、《西南夷两粤朝鲜》、《西域》等三传。“列传”最后一篇是《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又“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列传”以记载西汉一代为主。“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作“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
史学地位
《汉书》开创了断代为书的先河,体例亦为后世所本。盖自秦汉以来,均为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评本朝政治,忌讳甚多,而断代史较合著者之心理,因前朝已亡,评述前朝政事,危疑较少,较易发挥。故《汉书》一出,此后正史均以断代为史。
另外,《汉书》亦继承纪传体优点,此后正史均沿用纪传体之体例。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彼此间又互有联系,因此全书可以合成一整体。它既能扼要列举历史发展的大概,又可以详细记述有关的史事。既便于查看个别人物活动的情况,又能顾及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其优点极多,使纪传体能为后世史家所采用。
此外,《汉书》亦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汉书》十“志”,《食货志》为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沟洫志》有系统地叙述了秦汉水利建设;《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学史的研究;《礼乐》、《郊祀》、《刑法》三志分别记载政治、军事、法律和有关的典章制度;《五行》、《天文》和《律历》三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艺文志》论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极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
同时,班固也开创了目录学,《艺文志》采用了刘歆《七略》的分法,将古代的学术著作区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加以论述,使人们对各学术流派的演变与发展,有更清楚的了解。加上,又保留了《七略》的大概面貌,成为人们研究上古至西汉末年旳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及学术文化史。
再言,《汉书》确立了书志体。十“志”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有关汉化部分更为详细。书志体始创于《史记》,《汉书》加以发展,后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汉书》十“志”为依归。书志体也成为后世典章制度史的编著所模仿,如唐代杜佑《通典》。
另一方面,《汉书》也保存了珍贵的史料,西汉一代有价值的文章,《汉书》几乎搜罗殆尽[1]。它既袭用《史记》的资料,又新增了不少史料,在收录人物的同时,多引述其政治、经济策论,如《贾谊传》收入《治安策》、《晁错传》收入《言兵事书》等。同时,也为史事拾遗补缺,如《萧何传》增补了“项羽负约,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的史事。
除此之外,《汉书》亦记载少数民族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注疏
自东汉服虔、应劭注《汉书》以来,唐朝颜师古、清朝王先谦双峰并峙,乃《汉书》注家中之巨擘。颜师古在《汉书叙例》列出的注释家有二十二人,有学者指出荀悦似不应列入,荀悦依《左传》体改编《汉书》为《汉纪》,但并未注释《汉书》。王鸣盛推测:“大约晋灼于服、应外,添入伏俨、刘德、郑氏、李斐、李奇、邓展、文?、张揖、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昭、韦昭十四家。臣瓒于晋所采外添入刘宝一家。”[2]
评价
后世学者对《史记》、《汉书》的评价大异,或褒《史记》贬《汉书》,或褒《汉书》贬《史记》。唐朝以前比较重视《汉书》,宋朝以后较看重《史记》。朱熹将所藏《汉书》44部送白鹿洞书院,“以备学者看读”。
晋人张辅论班固、司马迁说:“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又迁为苏秦、张仪、范睢、蔡泽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3]
郑樵对于《汉书》有过批评的激烈,他认为班固写史“断汉为代”,缺乏会通,使古今的联系中断,“……自《春秋》之后,唯《史记》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迁之门户自此衰矣。”(《通志》总序)。[4]
另外郑樵《通志》里还说:“班固浮华之士,全无学术,专事剽窃。”[4]因为班固写过《两都赋》、《幽通赋》的文章,故而说他是“浮华之士”,又说“迁之于固,如龙之于猪,奈何诸史弃迁而用固。刘知几之徒尊班而抑马!”(《通志》总序),已近乎人身攻击,有失学者风度。
清人章学诚说:“迁书通变化,而班氏守绳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书。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远。盖迁书体圆用神,多得尚书之遗,班氏体方用智,多得官礼之意也。”[5]
内容
本纪
- 高帝纪 - 高帝刘邦
- 恵帝纪 - 惠帝刘盈
- 高后纪 - 高后吕雉(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
- 文帝纪 - 文帝刘恒
- 景帝纪 - 景帝刘启
- 武帝纪 - 武帝刘彻
- 昭帝纪 - 昭帝刘弗陵
- 宣帝纪 - 宣帝刘询
- 元帝纪 - 元帝刘奭
- 成帝纪 - 成帝刘骜
- 哀帝纪 - 哀帝刘欣
- 平帝纪 - 平帝刘衎
表
- 异姓诸侯王表 - 刘氏以外诸侯王
- 诸侯王表
- 王子侯表
-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 外戚恩泽侯表
- 百官公卿表
- 古今人表
志
- 律历志 - 邓平的太初历?刘歆的三统历
- 礼乐志
- 刑法志
- 食货志
- 郊祀志
- 天文志
- 五行志
- 地理志
- 沟洫志
- 艺文志 - 根据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写成。
列传
- 陈胜项籍传 - 陈胜?项籍
- 张耳陈余传 - 张耳?陈余
-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 魏豹?田儋?韩王信
- 韩彭英卢吴传 - 韩信?彭越?黥布?卢绾?吴芮
- 荆燕吴传 - 荆王刘贾?燕王刘泽?吴王刘濞
- 楚元王传 - 楚元王刘交?刘辟强?刘向?刘歆
- 季布栾布田叔传 - 季布?栾布?田叔
- 高五王传 - 刘肥?刘如意?刘友?刘恢?刘建
- 萧何曹参传 - 萧何?曹参
- 张陈王周传 - 张良?陈平?王陵?周勃
-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 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周緤
- 张周赵任申屠传 - 张苍?周昌?赵尧?任敖?申屠嘉
- 郦陆朱刘叔孙传 - 郦食其?陆贾?朱建?刘敬?叔孙通
-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 淮南厉王刘长?衡山王刘赐?济北贞王刘勃
- 蒯伍江息夫传 - 蒯通?伍被?江充?息夫躬
- 万石卫直周张传 - 石奋?卫绾?直不疑?周仁?张欧
- 文三王传 - 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梁怀王刘揖
- 贾谊传 - 贾谊
- 爰盎晁错传 - 袁盎?晁错
- 张冯汲郑传 - 张释之?冯唐?汲黯?郑当时
- 贾邹枚路传 - 贾山?邹阳?枚乘?路温舒
- 窦田灌韩传 - 窦婴?田鼢?灌夫?韩安国
- 景十三王传 - 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鲁共王刘馀?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长沙定王刘发?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
- 李广苏建传 - 李广?苏建
- 卫青霍去病传 - 卫青?霍去病
- 董仲舒传 - 董仲舒
- 司马相如传 - 司马相如
- 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 公孙弘?卜式?儿宽
- 张汤传 - 张汤
- 杜周传 - 杜周
- 张骞李广利传 - 张骞?李广利
- 司马迁传 - 司马迁
- 武五子传 - 戻太子刘据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徐乐?严安?终军?王褒?贾捐之
- 东方朔传 - 东方朔
-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 公孙贺?刘屈牦?田千秋?王??杨敞?蔡义?陈万年?郑弘
- 杨胡朱梅云传 - 杨王孙?胡建?朱云?梅福?云敞
- 霍光金日磾传 - 霍光?金日磾
- 赵充国辛庆忌传 - 赵充国?辛庆忌
- 傅常郑甘陈段传 - 傅介子?常惠?郑吉?甘延寿?陈汤?段会宗
- 隽疏于薛平彭传 - 隽不疑?疏广?于定国?薛广德?平当?彭宣
- 王贡两龚鲍传 - 王吉?贡禹?龚胜?龚舍?鲍宣
- 韦贤传 - 韦贤
- 魏相丙吉传 - 魏相?丙吉
-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 眭弘?夏侯始昌?夏侯胜?京房?翼奉?李寻
- 赵尹韩张两王传 - 赵广汉?尹翁归?韩延寿?张敞?王尊?王章
-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 盖宽饶?诸葛丰?刘辅?郑崇?孙宝?毋将隆?何并
- 萧望之传 - 萧望之
- 冯奉世传 - 冯奉世
- 宣元六王传 - 淮阳宪王刘钦?楚孝王刘嚣?东平思王刘宇?中山哀王刘竟?定陶共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
- 匡张孔马传 - 匡衡?张禹?孔光?马宫
- 王商史丹傅喜传 - 王商?史丹?傅喜
- 薛宣朱博传 - 薛宣?朱博
- 翟方进传 - 翟方进
- 谷永杜邺传 - 谷永?杜邺
- 何武王嘉师丹传 - 何武?王嘉?师丹
- 扬雄传 - 扬雄
- 儒林传
- 循吏传
- 酷吏传
- 货殖传
- 游侠传
- 佞幸传
- 匈奴传 - 匈奴
-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 西南夷?南粤?闽粤?东海?朝鲜
- 西域传 - 西域
- 外戚传 - 外戚
- 元后传 - 王政君
- 王莽传 - 王莽
- 叙传 - 班家历史?班固序文
注释
- ^许殿才:《《汉书》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载《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7“《汉书》叙例”
- ^新《晋书》卷六十 《列传》第三十
- ^ 4.04.1(《通志》总序)通志总序
- ^章学诚,《书教》下
参见
- 汉书人物列表